揭秘:单位滥发稿费现象引发公众关注,如何解决?

揭秘:单位滥发稿费现象引发公众关注,如何解决?

揭秘:单位滥发稿费现象引发公众关注,如何解决?

近年来,媒体单位普遍加大对“假记者”的治理力度。

根据调查,“假记者”已成为时下部分都市报及网络名人的“黑红”源,其共同特征也影响了网络媒体的发展。在《南方都市报》记者协会秘书长吕寿华在《普通记者》新闻作品创作研讨会上就谈到:“假新闻”存在于网络新闻中,因此对网络编辑记者来说,更具偶然性,“他们如何在此之外,赚取眼球,甚至谋求原创,实则是徒劳。”

今年以来,全国陆续出台了若干条《网络新闻“硬核”监管政策》,其中,包括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网站建设,推动互联网新闻服务提供者依法调控网站内部空间市场的决定》《关于加强网络新闻单位内部管理的意见》等。

如此之大的监管力度,一方面是《地方新闻网站建设工作规范》的出台,对于网络媒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,另一方面则是《全国网络新闻视听节目直播管理暂行办法》的出台,更进一步的加大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监督管理力度,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。

“地方新闻网站”的出台,无疑会对网络新闻的公信力有极大的提升,也正是因为在《征求意见稿》发布之后,网络媒体才有了从“营利为目的”的良性发展轨道。

二、“地方新闻网站”转型之路漫漫,行业自律还需要多付出

“随着《网络新闻“硬核”监管》发布的一些动作,以及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的出台,都将会促进地方新闻网站的健康发展,并为地方新闻网站发展注入更多活力。”山东网站建设业内人士、总编辑刘维表示,但是值得肯定的是,一些地方新闻网站已经从“营利为目的”的良性发展轨道走到“以自律为目的”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,这一趋势不会改变。

“在这种情况下,地方新闻网站应该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,以真诚服务社会、服务人民。”山东省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、网站技术监督司秘书长、网络技术监察局局长李生庸说,网络新闻的公信力是客观存在的,但是媒体和网友们对新闻信息的辨别力和鉴别力并没有那么高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揭秘:单位滥发稿费现象引发公众关注,如何解决?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