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后台密密麻麻的关键词列表,新手SEOer是不是常常犯愁?就像走进成都春熙路的十字路口,东南西北都是方向,却不知道往哪迈腿。去年某母婴网站通过优化"婴儿连体衣冬季加厚"这种长尾词,硬是把自然流量拉高了300%。这事儿证明,选词比努力更为重要。
找词别光靠工具 这些野路子更管用
你以为5118、爱站就是找词神器?其实网民的搜索习性比工具更诚实。某宠物食品商发现,客服聊天记录里"狗粮拉稀吃什么"这种口语化提问,转化率是工具推荐词的2倍。某一种程度上,真实对话才算是关键词的金矿。
常见误区得拎出来说说。很多新手把行业大词当宝贝,例如"SEO优化"这种月搜索量过万的词。但学界共识是,这一类词就像火锅里的红汤——看着热闹,实际转化率可能不足1%。反观"成都SEO公司哪家靠谱"这种长尾词,虽然搜索量只有500,咨询转化率却高达15%。
这里得纠正个错误认知。之前有教程说关键词密度要控制在2%-8%,这完全是刻舟求剑。实测某机械公司站,自然穿插关键词的页面,排名反而比刻意堆砌的高。这一个观点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现象,说明内容价值比密度更为重要。
五步筛词法 小白也能成高手
第一步:撒网捕鱼
别看不起百度下拉框和相关搜索,这些免费渠道能捞出意想不到的金词。某教育机构从"成人自考"的下拉词里,挖出"初中学历怎么升本"这种精准长尾,单月带来23个有效咨询。
第二步:去粗取精
记住这一个公式:
(搜索量×转化率)÷竞争度=词价值
例如两个候选词:
A词:月搜1000次,转化率1%,竞争度70
B词:月搜500次,转化率3%,竞争度30
B词价值(15)反而高于A词(14.3)
第三步:场景分级
把关键词分为三类:
- 狙击词(精准转化)
- 助攻词(行业相关)
- 干扰词(蹭热点用)
某装修公司把"老房改造"定为主力词,"二手房装修"作助攻词,互相配合拉动整体排名。
第四步:动态调整
别设完词就撒手不管。某母婴站每月更新词库,发现"婴儿睡袋冬季"搜索量9-12月暴涨300%,及时优化后双十一销售额翻倍。
第五步:错位竞争
小网站别跟大站硬刚。某本地婚庆网专攻"成都户外婚礼场地",避开全国性大词,用地域长尾词做到百度搜索首页。
避坑指南:三类词见光死
- 自嗨词:例如"全网最佳SEO方案",网民根本不搜
- 过气词:像"微信代购"这种三年前的流行词
- 敏感词:涉及医疗功效或政策红线的词
某保健品商曾踩雷"降血糖神器",结果页面被K。后来改用"辅助调节血糖"这种合规表述,反而通过审核。
笔者的实战心得
在运营中发现个有趣现象:带疑问词的关键词更加容易转化。例如"哪家SEO公司靠谱"的转化率,比"SEO公司"高4倍。实践中发现,网民带着问题搜索时,付费意愿更强。
还有个小窍门:在长尾词里加地域限定。某重庆火锅店优化"洪崖洞附近老火锅",虽然搜索量只有200+,但到店转化率高达38%。这说明,精准场景词的价值常被低估。
最后说一句得罪人的话:别迷信工具给出的词价评分。某工具给"网站建设"打90分,本质上这种词需要百万级预算才可以做上去。建议新手先从搜索量200-500的长尾词练手,见效快又能日积月累信心。毕竟,SEO是场马拉松,关键是要先看到曙光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SEO关键词怎么选,推广效果翻倍的找词秘籍